119年613位:历届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全览-ag凯发真人

  119年613位:历届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全览-ag凯发真人

119年613位:历届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全览

2020/10/05
导读
2020年诺贝尔奖项于10月5日陆续揭晓。


2020年诺贝尔奖项于10月5日陆续揭晓。


诺贝尔奖共有6个领域: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和平、文学和经济学。


其中自然科学方面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理学与医学奖,是这三大领域科学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理学与医学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今年将是第120年。


截至2019年,各国共有613位在这三个学科拥有重要发现和发明的科学家荣获举世瞩目的权威性国际大奖,其中包括9位华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另外,有3人两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分别是玛丽·居里(1903年物理学奖、1911年化学奖),弗雷德里克·桑格(1958、1980年化学奖),约翰·巴丁(1956、1972年物理学奖)


今年的诺奖颁奖拉开帷幕,作为预热也是回顾,“三思派”刊发诺奖有史以来(1901-2019)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共计613位获奖者信息。


01

183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诺贝尔化学奖旨在奖励在化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科学家,被认为是在化学领域能够取得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化学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其中有8年因故停发(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2年)。截至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111次,有183人获奖,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是弗雷德里克·桑格(分别在1958年和1980年获奖)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时所属机构

获奖原因

1901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兰

柏林大学(德国)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柏林大学(德国)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

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

威廉·拉姆齐

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

阿道夫·冯·拜尔

德国

慕尼黑大学(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

亨利·莫瓦桑

法国

索邦大学(巴黎大学)(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

爱德华·比希纳

德国

柏林农业大学(今柏林洪堡大学)(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

欧内斯特·卢瑟福

英国

维多利亚大学(今曼彻斯特大学)(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莱比锡大学(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

奥托·瓦拉赫

德国

哥廷根大学(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

玛丽·居里

波兰

索邦大学(巴黎大学)(法国)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南锡大学(今洛林大学)(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

法国

图卢兹大学(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瑞士

苏黎世大学(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德国

慕尼黑大学(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

未颁奖




1917

未颁奖




1918

弗里茨·哈伯

德国

威廉皇帝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今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

未颁奖




1920

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

德国

柏林大学(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

弗朗西斯·阿斯顿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

弗里茨·普雷格尔

奥地利

格拉茨大学(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

未颁奖




1925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哥廷根大学(德国)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乌普萨拉大学(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德国

慕尼黑大学(德国)

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研究

1928

阿道夫·温道斯

德国

哥廷根大学(德国)

对甾类的结构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29

阿瑟·哈登

英国

伦敦大学(英国)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

德国

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

1930

汉斯·费歇尔

德国

亚琛工业大学(德国)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血红素的合成的研究

1931

卡尔·博施

德国

海德堡大学(德国)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德国

法本公司(德国)

1932

欧文·兰米尔

美国

通用电气公司(美国)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1933

未颁奖




1934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发现了重氢

1935

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法国

镭学研究所(今居里研究所)(法国)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伊伦·约里奥-居里

法国

镭学研究所(今居里研究所)(法国)

1936

彼得·德拜

荷兰

柏林大学(德国);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今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德国)

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

1937

沃尔特·霍沃思

英国

伯明翰大学(英国)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

保罗·卡勒

瑞士

苏黎世大学(瑞士)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研究

1938

里夏德·库恩

德国

海德堡大学(德国);威廉皇帝医学研究所(今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德国)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

阿道夫·布特南特

德国

柏林大学(德国);威廉皇帝生物化学研究所(今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德国)

对性激素的研究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瑞士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对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的研究

1940

未颁奖




1941

未颁奖




1942

未颁奖




1943

乔治·德海韦西

匈牙利

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

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4

奥托·哈恩

德国

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今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德国)

发现重核的裂变

1945

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

芬兰

赫尔辛基大学(芬兰)

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发明,特别是提出了饲料储藏方法

1946

詹姆斯·萨姆纳

美国

康奈尔大学(美国)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

美国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今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制备了高纯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

美国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今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1947

罗伯特·鲁宾逊

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

对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

阿尔内·蒂塞利乌斯

瑞典

乌普萨拉大学(瑞典)

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1949

威廉·吉奥克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

1950

奥托·迪尔斯

西德

基尔大学(德国)

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库尔特·阿尔德

西德

科隆大学(德国)

1951

埃德温·麦克米伦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发现了超铀元素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1952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英国

英国国家医学研究所(英国)

发明了分配色谱法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

英国

罗威特研究所(今阿伯丁大学)(英国)

1953

赫尔曼·施陶丁格

西德

弗莱堡大学(德国);国家高分子研究所(德国)

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

1954

莱纳斯·卡尔·鲍林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对化学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对复杂物质的结构的阐述上的应用

1955

文森特·迪维尼奥

美国

康奈尔大学(美国)

对具有生物化学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

1956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

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

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尼古拉·谢苗诺夫

苏联

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前苏联)

1957

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在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研究方面的工作

1958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对蛋白质结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胰岛素的研究

1959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捷克

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极谱研究所(原捷克斯洛伐克)

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

1960

威拉得·利比

美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

1961

梅尔文·卡尔文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1962

马克斯·佩鲁茨

英国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对球形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约翰·肯德鲁

英国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1963

卡尔·齐格勒

西德

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德国)

在高聚物的化学性质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发现

居里奥·纳塔

意大利

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

1964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英国皇家学会(英国)

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5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美国

哈佛大学(英国)

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成就

1966

罗伯特·马利肯

美国

芝加哥大学(美国)

利用分子轨道法对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所进行的基础研究

1967

曼弗雷德·艾根

西德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德国)

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乔治·波特

英国

英国皇家研究院(英国)

1968

拉斯·昂萨格

美国

耶鲁大学(美国)

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

1969

德里克·巴顿

英国

帝国理工大学(英国)

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奥德·哈塞尔

挪威

奥斯陆大学(挪威)

1970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阿根廷

生物化学研究所(阿根廷)

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

格哈德·赫茨伯格

加拿大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加拿大)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

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

美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氨基酸序列与生物活性构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斯坦福·摩尔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威廉·霍华德·斯坦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1973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西德

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又被称为夹心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开创性研究

杰弗里·威尔金森

英国

帝国理工大学(英国)

1974

保罗·弗洛里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高分子物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

约翰·康福思

英国

萨塞克斯大学(英国)

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

瑞士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1976

威廉·利普斯科姆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对硼烷结构的研究,解释了化学成键问题

1977

伊利亚·普里高津

比利时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比利时)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

1978

彼得·米切尔

英国

格林研究所(英国)

利用化学渗透理论公式,为了解生物能量传递作出贡献

1979

赫伯特·布朗

美国

普渡大学(美国)

分别将含硼和含磷化合物发展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

格奥尔格·维蒂希

西德

海德堡大学(德国)

1980

保罗·伯格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特别是对重组dna的研究

沃特·吉尔伯特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对核酸中dna碱基序列的确定方法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1981

福井谦一

日本

京都大学(日本)

通过他们各自独立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

罗德·霍夫曼

美国

康奈尔大学(美国)

1982

阿龙·克卢格

英国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1983

亨利·陶布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1984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

1985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国

布法罗医学基金会(美国)

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杰尔姆·卡尔

美国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美国)

1986

达德利·赫施巴赫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李远哲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约翰·查尔斯·波拉尼

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

1987

唐纳德·克拉姆

美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

发展和使用了可以进行高选择性结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让-马里·莱恩

法国

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法兰西公学院(法国)

查尔斯·佩德森

美国

杜邦公司(美国)

1988

约翰·戴森霍费尔

西德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

对光合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的测定

罗伯特·胡贝尔

西德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德国)

哈特穆特·米歇尔

西德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德国)

1989

悉尼·奥尔特曼

加拿大

耶鲁大学(美国)

发现了rna的催化性质

托马斯·切赫

美国

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美国)

1990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

1991

理查德·恩斯特

瑞士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谱学方法的贡献

1992

鲁道夫·马库斯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对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

1993

凯利·穆利斯

美国

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迈克尔·史密斯

加拿大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

1994

乔治·安德鲁·欧拉

美国

南加州大学(美国)

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

1995

保罗·克鲁岑

荷兰

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德国)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的研究

马里奥·莫利纳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

美国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美国)

1996

罗伯特·柯尔

美国

莱斯大学(美国)

发现富勒烯

哈罗德·克罗托

英国

萨塞克斯大学(英国)

理查德·斯莫利

美国

莱斯大学(美国)

1997

保罗·波耶尔

美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

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中的酶催化机理和发现了离子转运酶na ,k -atpase

约翰·沃克

英国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

丹麦

奥胡斯大学(丹麦)

1998

沃尔特·科恩

美国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美国)

创立了密度泛函理论

约翰·波普

英国

西北大学(美国)

1999

亚米德·齐威尔

埃及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

2000

艾伦·黑格

美国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美国)

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

白川英树

日本

筑波大学(日本)

2001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

美国

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

野依良治

日本

名古屋大学(日本)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

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美国)

2002

约翰·贝内特·芬恩

美国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美国)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软解析电离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

田中耕一

日本

岛津公司(日本)

库尔特·维特里希

瑞士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美国)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谱学来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2003

彼得·阿格雷

美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发现了水通道

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2004

阿龙·切哈诺沃

以色列

以色列理工学院(以色列)

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

阿夫拉姆·赫什科

以色列

以色列理工学院(以色列)

欧文·罗斯

美国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美国)

2005

伊夫·肖万

法国

法国石油研究所(法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烯烃复分解法

罗伯特·格拉布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理查德·施罗克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2006

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

2007

格哈德·埃特尔

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德国)

对固体表面化学进程的研究

2008

下村脩

日本

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

发现和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gfp)

马丁·查尔菲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钱永健

美国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

2009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

英国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托马斯·施泰茨

美国

耶鲁大学(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

阿达·约纳特

以色列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以色列)

2010

理查德·赫克

美国

特拉华大学(美国)

对有机合成中钯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根岸英一

日本

普渡大学(美国)

铃木章

日本

北海道大学(日本)

2011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

以色列

以色列理工学院(以色列)

准晶体的发现

2012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美国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美国)

对g蛋白耦联受体的研究

布莱恩·克比尔卡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2013

马丁·卡普拉斯

美国

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哈佛大学(美国)

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

迈克尔·莱维特

英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亚利耶·瓦谢尔

美国

南加州大学(美国)

2014

埃里克·白兹格

美国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斯特凡·w·赫尔

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德国)

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2015

托马斯·林达尔

瑞典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院(英国);克莱尔霍尔实验室(英国)

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

保罗·莫德里奇

美国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美国)

阿齐兹·桑贾尔

土耳其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

2016

让-彼埃尔·索瓦

法国

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

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

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

英国/美国

西北大学(美国)

伯纳德·费林加

荷兰

格罗宁根大学(荷兰)

2017

雅克·杜波切特

瑞士

洛桑大学(瑞士)

开发冷冻电子显微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测定

阿希姆·弗兰克

德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理查德·亨德森

英国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2018

弗朗西斯·阿诺德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

乔治·史密斯

美国

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美国)

格雷戈里·温特尔

英国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2019

约翰·古迪纳夫

美国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

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的贡献

斯坦利·惠廷厄姆

英国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美国)

吉野彰

日本

名城大学(日本);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日本)


02

21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诺贝尔物理学奖旨在奖励在人类物理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被认为是在物理学领域能够取得的最高荣誉。诺贝尔物理学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其中有6年因故停发(1916、1931、1934、1940—1942年)。截至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颁发113次,共有212人获得该奖,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约翰·巴丁(分别在1956年和1972年获奖)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时所属机构

获奖原因

1901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

慕尼黑大学(德国)

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

1902

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

荷兰

莱顿大学(荷兰)

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彼得·塞曼

荷兰

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

1903

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

法国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

法国

巴黎市工业物理化学学校(法国)

他们对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

法国

/

1904

约翰·威廉·斯特拉特

英国

英国皇家科学研究所(royal institution of great  britain)(英国)

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

菲利普·莱纳德

德国

基尔大学(德国)

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

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美国

芝加哥大学(美国)

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法国

索邦大学(巴黎大学)(法国)

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

伽利尔摩·马可尼

意大利

马可尼无线电报有限公司(英国)

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

德国

斯特拉斯堡大学(德国,今属法国)

1910

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范德华)

荷兰

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

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

威廉·维恩

德国

维尔茨堡大学(德国)

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瑞典

瑞典气体储存公司(swedish gas-accumulator co.,  lidingö-stockholm)(瑞典)

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

1913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

荷兰

莱顿大学(荷兰)

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超导体的发现)

1914

马克斯·冯·劳厄

德国

法兰克福大学(frankfurt-on-the-main  university)(德国)

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

威廉·亨利·布拉格

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英国

维多利亚大学(今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

1916

未颁奖




1917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

英国

爱丁堡大学(英国)

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

马克斯·普朗克

德国

柏林大学(德国)

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

约翰尼斯·斯塔克

德国

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德国)

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

夏尔·爱德华·纪尧姆

瑞士

国际计量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法国)

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

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今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德国)

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

尼尔斯·玻尔

丹麦

哥本哈根大学(丹麦)

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

1923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

曼内·西格巴恩

瑞典

乌普萨拉大学(瑞典)

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

1925

詹姆斯·弗兰克

德国

哥廷根大学(德国)

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

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

德国

哈勒-维腾贝格大学(德国)

1926

让·佩兰

法国

索邦大学(巴黎大学)(法国)

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

阿瑟·康普顿

美国

芝加哥大学(美国)

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康普顿效应)

查尔斯·威耳逊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

1928

欧文·理查森

英国

伦敦大学(英国)

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理查森定律

1929

路易·德布罗意

法国

索邦大学亨利庞加莱研究院(巴黎大学)(法国)

发现电子的波动性

1930

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

印度

加尔各答大学(印度)

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拉曼效应)

1931

未颁奖




1932

维尔纳·海森堡

德国

莱比锡大学(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

1933

埃尔温·薛定谔

奥地利

柏林大学(德国)

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

保罗·狄拉克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1934

未颁奖




1935

詹姆斯·查德威克

英国

利物浦大学(英国)

发现中子

1936

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

奥地利

因斯布鲁克大学(奥地利)

发现宇宙辐射

卡尔·戴维·安德森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

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

美国

贝尔实验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美国)

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

乔治·佩吉特·汤姆森

英国

伦敦大学(英国)

1938

恩里科·费米

意大利

罗马大学(意大利)

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

1939

欧内斯特·劳伦斯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

1940

未颁奖




1941

未颁奖




1942

未颁奖




1943

奥托·施特恩

美国

卡耐基理工学院(今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

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

1944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

1945

沃尔夫冈·泡利

奥地利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

1946

珀西·布里奇曼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1947

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

英国

科学与工业研究部(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英国)

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

1948

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英国

维多利亚大学(今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

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1949

汤川秀树

日本

京都帝国大学(今京都大学)(日本);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1950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

英国

布里斯托大学(英国)

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

1951

约翰·道格拉斯·科克罗夫特

英国

英国原子能研究院(atomic energy research  establishment)(英国)

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欧内斯特·沃吞

爱尔兰

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爱尔兰)

1952

费利克斯·布洛赫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

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1953

弗里茨·塞尔尼克

荷兰

格罗宁根大学(荷兰)

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

1954

马克斯·玻恩

英国

爱丁堡大学(英国)

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瓦尔特·博特

德国

海德堡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德国)

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1955

威利斯·尤金·兰姆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

波利卡普·库施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

1956

威廉·肖克利

美国

贝克曼仪器公司半导体实验室(美国)

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

约翰·巴丁

美国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

沃尔特·豪泽·布喇顿

美国

贝尔实验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美国)

1957

杨振宁

中国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美国)

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

李政道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1958

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

苏联

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前苏联)

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辐射

伊利亚·弗兰克

苏联

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前苏联)

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

苏联

莫斯科大学(前苏联)

1959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发现反质子

欧文·张伯伦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1960

唐纳德·格拉泽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发明气泡室

1961

罗伯特·霍夫施塔特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

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

德国

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穆斯堡尔效应)

1962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苏联

苏联科学院(前苏联)

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

1963

耶诺·帕尔·维格纳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美国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

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

约翰内斯·延森

德国

海德堡大学(德国)

1964

查尔斯·哈德·汤斯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

苏联

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前苏联)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

苏联

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前苏联)

1965

朝永振一郎

日本

东京教育大学(今筑波大学)(日本)

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朱利安·施温格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理查德·菲利普·费曼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1966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

法国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

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

1967

汉斯·贝特

美国

康奈尔大学(美国)

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

1968

路易斯·阿尔瓦雷茨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

1969

默里·盖尔曼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

1970

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

瑞典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瑞典)

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

路易·奈耳

法国

格勒诺布尔大学(法国)

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

1971

丹尼斯·加博尔

英国

帝国理工学院(英国)

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

1972

约翰·巴丁

美国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

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

利昂·库珀

美国

布朗大学(美国)

约翰·罗伯特·施里弗

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

1973

江崎玲于奈

日本

ibm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ibm 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美国)

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

伊瓦尔·贾埃弗

挪威

通用电气公司(美国)

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

1974

马丁·赖尔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

安东尼·休伊什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1975

奥格·尼尔斯·玻尔

丹麦

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丹麦)

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

本·罗伊·莫特森

丹麦

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nordita)(丹麦)

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1976

伯顿·里克特

美国

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tanford  linearacceleratorcenter)(今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美国)

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共同发现了j粒子)

丁肇中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1977

菲利普·沃伦·安德森

美国

贝尔实验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美国)

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

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约翰·凡扶累克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1978

彼得·卡皮查

苏联

苏联科学院(前苏联)

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

阿诺·彭齐亚斯

美国

贝尔实验室(美国)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罗伯特·威尔逊

美国

贝尔实验室(美国)

1979

谢尔登·格拉肖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

阿卜杜勒·萨拉姆

巴基斯坦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意大利);帝国理工学院(英国)

史蒂文·温伯格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1980

詹姆斯·沃森·克罗宁

美国

芝加哥大学(美国)

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

瓦尔·洛格斯登·菲奇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1981

凯·西格巴恩

瑞典

乌普萨拉大学(瑞典)

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

尼古拉斯·布隆伯根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

阿瑟·伦纳德·肖洛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1982

肯尼斯·威尔逊

美国

康奈尔大学(美国)

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

1983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

美国

芝加哥大学(美国)

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

威廉·福勒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84

卡洛·鲁比亚

意大利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瑞士)

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

西蒙·范德梅尔

荷兰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瑞士)

1985

克劳斯·冯·克利青

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物理和材料研究所(德国)

发现量子霍尔效应

1986

恩斯特·鲁斯卡

德国

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属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德国)

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格尔德·宾宁

德国

ibm苏黎世研究实验室(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瑞士)

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

海因里希·罗雷尔

瑞士

ibm苏黎世研究实验室(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瑞士)

1987

约翰内斯·格奥尔格·贝德诺尔茨

德国

ibm苏黎世研究实验室(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瑞士)

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

卡尔·亚历山大·米勒

瑞士

ibm苏黎世研究实验室(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瑞士)

1988

利昂·莱德曼

美国

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美国)

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

梅尔文·施瓦茨

美国

数码通讯公司(digital pathways, inc.,)(美国)

杰克·施泰因贝格尔

美国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瑞士)

1989

诺曼·拉姆齐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

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

美国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美国)

发展离子陷阱技术

沃尔夫冈·保罗

德国

波恩大学(美国)

1990

杰尔姆·弗里德曼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

亨利·肯德尔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理查·泰勒

加拿大

斯坦福大学(美国)

1991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

法国

法兰西公学院(法国)

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

1992

乔治·夏帕克

法国

巴黎市工业物理化学学校(法国);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瑞士)

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

1993

拉塞尔·赫尔斯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

约瑟夫·胡顿·泰勒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1994

伯特伦·布罗克豪斯

加拿大

麦克马斯特大学(加拿大)

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

克利福德·沙尔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

1995

马丁·佩尔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

弗雷德里克·莱因斯

美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美国)

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

1996

戴维·李

美国

康奈尔大学(美国)

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罗伯特·理查德森

美国

康奈尔大学(美国)

1997

朱棣文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

科昂·塔努吉

法国

法兰西公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

威廉·菲利普斯

美国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美国)

1998

罗伯特·劳克林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发现了电子在强磁场中的分数量子化的霍尔效应

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

德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崔琦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1999

杰拉德·特·胡夫特

荷兰

乌得勒支大学(荷兰)

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马丁纽斯·韦尔特曼

荷兰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美国)

2000

若雷斯·阿尔费罗夫

俄罗斯

约费物理技术研究所(a.f. ioffe physico-technical  institute)(俄罗斯)

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

赫伯特·克勒默

德国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美国)

杰克·基尔比

美国

德州仪器公司(美国)

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

2001

埃里克·康奈尔

美国

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美国)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

卡尔·韦曼

美国

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美国)

沃尔夫冈·克特勒

德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2002

雷蒙德·戴维斯

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

小柴昌俊

日本

东京大学(日本)

里卡尔多·贾科尼

美国

联合大学公司(associated universities inc.,)(美国)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

2003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

俄罗斯

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

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

维塔利·金兹堡

俄罗斯

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俄罗斯)

安东尼·莱格特

英国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

2004

戴维·格罗斯

美国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美国)

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

戴维·普利策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弗朗克·韦尔切克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2005

罗伊·格劳伯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

约翰·霍尔

美国

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美国);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美国)

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特奥多尔·亨施

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

2006

约翰·马瑟

美国

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美国)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乔治·斯穆特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2007

艾尔伯·费尔

法国

巴黎第十一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thales 集团联合物理小组(unité mixte de physique cnrs/thales)(法国)

发现巨磁阻效应

彼得·格林贝格尔

德国

于利希研究中心 (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德国)

2008

小林诚

日本

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日本)

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益川敏英

日本

京都产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日本)

南部阳一郎

美国

芝加哥大学恩里科·费米研究所(美国)

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

2009

高锟

英国

标准电信实验室(英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

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威拉德·博伊尔

美国

贝尔实验室(美国)

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

乔治·史密斯

美国

贝尔实验室(美国)

2010

安德烈·海姆

荷兰

曼彻斯特大学(英国)

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英/俄

曼彻斯特大学(英国)

2011

布莱恩·施密特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

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亚当·里斯

美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院(美国)

索尔·珀尔马特

美国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2012

塞尔日·阿罗什

法国

法兰西公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

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

大卫·维因兰德

美国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美国)

2013

彼得·希格斯

英国

爱丁堡大学(英国)

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

弗朗索瓦·恩格勒

比利时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比利时)

2014

赤崎勇

日本

名城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

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

天野浩

日本

名古屋大学(日本)

中村修二

美国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美国)

2015

梶田隆章

日本

东京大学(日本)

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

阿瑟·麦克唐纳

加拿大

女王大学(加拿大)

2016

戴维·索利斯

英国/美国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美国)

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

英国/美国

布朗大学(美国)

邓肯·霍尔丹

英国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2017

基普·s·索恩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

巴里·巴里什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雷纳·韦斯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2018

亚瑟·阿斯金

美国

贝尔实验室(美国)

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

杰哈·莫罗

法国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美国)

唐娜·斯特里克兰

加拿大

滑铁卢大学(加拿大)

2019

詹姆斯·皮布尔斯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宇宙学相关研究

米歇尔·马约尔

瑞士

日内瓦大学(瑞士)

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

迪迪埃·奎洛兹

瑞士

日内瓦大学(瑞士)、剑桥大学(英国)


03

219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被认为是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能够取得的最高荣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其中有9年因故停发(1915—1918、1921、1925、1940—1942年)。截至2019年,共颁发110次,有219人获奖。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时所属机构

获奖原因

1901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德国

马尔堡大学(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1902

罗纳德·罗斯

英国

university college, liverpool(今利物浦大学)(英国)

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丹麦

finsen medical light institute(丹麦)

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

伊万·巴甫洛夫

俄罗斯

彼得堡军事医学院(俄罗斯)

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

罗伯特·科赫

德国

普鲁士皇家传染病研究所(德国)

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

卡米洛·高尔基

意大利

帕维亚大学(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西班牙

madrid university(今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西班牙)

1907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

法国

巴斯德研究所(法国)

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

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

俄罗斯

巴斯德研究所(法国)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

保罗·埃尔利希

德国

哥廷根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实验治疗学研究所(德国)

1909

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尔

瑞士

伯尔尼大学(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

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

德国

海德堡大学(德国)

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

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

瑞典

乌普萨拉大学(瑞典)

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

亚历克西·卡雷尔

法国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美国)

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913

夏尔·罗贝尔·里歇

法国

索邦大学(法国)

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

罗伯特·巴拉尼

奥地利

维也纳大学(奥地利)

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5

未颁奖




1916

未颁奖




1917

未颁奖




1918

未颁奖




1919

朱尔·博尔代

比利时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比利时)

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

奥古斯特·克罗

丹麦

哥本哈根大学(丹麦)

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1

未颁奖




1922

阿奇博尔德·希尔

英国

伦敦大学(英国)

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

德国

基尔大学(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系

1923

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

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

约翰·麦克劳德

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

1924

威廉·埃因托芬

荷兰

莱顿大学(荷兰)

发明心电图装置

1925

未颁奖




1926

约翰尼斯·菲比格

丹麦

哥本哈根大学(丹麦)

发现鼠癌

1927

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

奥地利

维也纳大学(奥地利)

发现在治疗麻痹性痴呆过程中疟疾接种疗法的治疗价值

1928

查尔斯·尼柯尔

法国

官方未公布

在斑疹伤寒研究上的工作

1929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

荷兰

乌得勒支大学(荷兰)

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发现刺激生长的维生素

1930

卡尔·兰德施泰纳

奥地利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美国)

发现人类的血型

1931

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

德国

威廉皇帝研究院(今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生理研究所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

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

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

发现神经元的相关功能

埃德加·阿德里安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1933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发现遗传中染色体所起的作用

1934

乔治·惠普尔

美国

罗切斯特大学(美国)

发现贫血的肝脏治疗法

乔治·迈诺特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威廉·莫菲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peter brent brigham hospital(美国)

1935

汉斯·斯佩曼

德国

弗莱堡大学(德国)

发现胚胎发育中的组织者(胚胎发育中起中心作用的胚胎区域)效应

1936

亨利·哈利特·戴尔

英国

国家医学研究所(英国)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的相关发现

奥托·勒维

奥地利

格拉茨大学(奥地利)

1937

圣捷尔吉·阿尔伯特

匈牙利

赛格德大学(匈牙利)

与生物燃烧过程有关的发现,特别是关于维生素c和延胡索酸的催化作用

1938

柯奈尔·海门斯

比利时

根特大学(比利时)

发现窦和主动脉机制在呼吸调节中所起的作用

1939

格哈德·多马克

德国

明斯特大学(德国)

发现百浪多息(一种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效果

1940

未颁奖




1941

未颁奖




1942

未颁奖




1943

亨利克·达姆

丹麦

polytechnic institute(今丹麦技术大学)(丹麦)

发现维生素k

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

美国

圣路易斯大学(美国)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

约瑟夫·厄尔兰格

美国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

发现单神经纤维的高度分化功能

赫伯特·斯潘塞·加塞

美国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美国)

1945

亚历山大·弗莱明

英国

伦敦大学(英国)

发现青霉素及其对各种传染病的疗效

恩斯特·伯利斯·柴恩

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

霍华德·弗洛里

澳大利亚

牛津大学(英国)

1946

赫尔曼·约瑟夫·马勒

美国

印第安纳大学(美国)

发现用x射线辐射的方法能够产生突变

1947

卡尔·斐迪南·科里

美国

圣路易斯大学(美国)

发现糖原的催化转化原因

格蒂·特蕾莎·科里

美国

圣路易斯大学(美国)

贝尔纳多·奥赛

阿根廷

实验生物学研究所(阿根廷)

发现垂体前叶激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1948

保罗·赫尔曼·穆勒

瑞士

盖基染料公司实验室(瑞士)

发现ddt是一种高效杀死多类节肢动物的接触性毒药

1949

瓦尔特·鲁道夫·赫斯

瑞士

苏黎世大学(瑞士)

发现间脑的功能性组织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

葡萄牙

里斯本大学(葡萄牙);neurological institute(葡萄牙)

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对特定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1950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美国

梅奥医学中心(美国)

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

美国

梅奥医学中心(美国)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

瑞士

巴塞尔大学(瑞士)

1951

马克斯·泰累尔

南非

洛克菲勒基金会医学与公共健康分部实验室(美国)

黄热病及其治疗方法上的发现

1952

赛尔曼·a·瓦克斯曼

美国

罗格斯大学(美国)

发现链霉素,第一个有效对抗结核病的抗生素

1953

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

英国

谢菲尔德大学(英国)

发现柠檬酸循环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

美国

哈佛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美国)

发现辅酶a及其对中间代谢的重要性

1954

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

美国

哈佛医学院(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传染病研究部(美国)

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各种组织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

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

美国

波士顿儿童医院传染病研究部(美国)

托马斯·哈克尔·韦勒

美国

西储大学(今凯斯西储大学)(美国)

1955

阿克塞尔·胡戈·特奥多尔·特奥雷尔

瑞典

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

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56

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贝尔维尤医院(美国)

心脏导管术及其在循环系统的病理变化方面的发现

沃纳·福斯曼

德国

美因茨大学(德国)

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1957

达尼埃尔·博韦

意大利

高等卫生研究所(意大利)

发现抑制某些机体物质作用的合成化合物,特别是对血管系统和骨骼肌的作用

1958

乔治·韦尔斯·比德尔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基因能调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爱德华·劳里·塔特姆

美国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美国)

乔舒亚·莱德伯格

美国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

发现细菌遗传物质的基因重组和组织

1959

阿瑟·科恩伯格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发现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机制

塞韦罗·奥乔亚

美国

纽约大学(美国)

1960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

澳大利亚

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澳大利亚)

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

彼得·梅达沃

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1961

盖欧尔格·冯·贝凯希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发现耳蜗内刺激的物理机理

1962

佛朗西斯·克里克

英国

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生物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詹姆斯·杜威·沃森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莫里斯·威尔金斯

英国

伦敦大学(英国)

1963

约翰·卡鲁·埃克尔斯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

发现在神经细胞膜的外围和中心部位与神经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理

艾伦·劳埃德·霍奇金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安德鲁·赫胥黎

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1964

康拉德·布洛赫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机理和调控作用

费奥多尔·吕嫩

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细胞化学研究所(德国)

1965

方斯华·贾克柏

法国

巴斯德研究所(法国)

在酶和病毒合成的遗传控制中的发现

安德列·利沃夫

法国

巴斯德研究所(法国)

贾克·莫诺

法国

巴斯德研究所(法国)

1966

裴顿·劳斯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发现诱导肿瘤的病毒

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

美国

芝加哥大学本梅癌症研究实验室(美国)

发现前列腺癌的激素疗法

1967

拉格纳·格拉尼特

瑞典

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

发现眼睛的初级生理及化学视觉过程

霍尔登·凯弗·哈特兰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乔治·沃尔德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

1968

罗伯特·w·霍利

美国

康奈尔大学(美国)

破解遗传密码并阐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哈尔·葛宾·科拉纳

美国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

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

美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

1969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发现病毒的复制机理和遗传结构

阿弗雷德·赫希

美国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美国)

萨尔瓦多·卢瑞亚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1970

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

美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

发现神经末梢中的体液性传递物质及其贮存、释放和抑制机理

乌尔夫·冯·奥伊勒

瑞典

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

伯纳德·卡茨

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1971

埃鲁·威尔布尔·苏德兰

美国

范德堡大学(美国)

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972

杰拉尔德·埃德尔曼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发现抗体的化学结构

罗德尼·罗伯特·波特

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

1973

卡尔·冯·弗利

德国

慕尼黑大学动物学研究所(德国)

发现个体与社会性行为模式的组织和引发

康拉德·洛伦兹

奥地利

康拉德-奥地利科学院洛伦兹研究所行为学研究中心(奥地利)

尼可拉斯·庭伯根

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

1974

阿尔伯特·克劳德

比利时

鲁汶大学(比利时)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方面的发现

克里斯汀·德·迪夫

比利时

鲁汶大学(比利时);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

美国

耶鲁大学(美国)

1975

戴维·巴尔的摩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的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罗纳托·杜尔贝科

美国

imperial cancer research fund laboratory(今伦敦癌症研究所)(英国)

霍华德·马丁·特明

美国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

1976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

美国

费城癌症研究所(美国)

发现传染病产生和传播的新机理

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

美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

1977

罗歇·吉耶曼

美国

索克研究院(美国)

发现大脑分泌的肽类激素

安德鲁·沙利

美国

退伍军人管理局医院(美国)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

美国

/

开发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

沃纳·亚伯

瑞士

巴塞尔大学(瑞士)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丹尼尔·那森斯

美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

汉弥尔顿·史密斯

美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

1979

阿兰·麦克莱德·科马克

美国

塔夫茨大学(美国)

开发计算机辅助的断层扫描技术

高弗雷·豪斯费尔德

英国

百代公司中央研究实验室(英国)

1980

巴茹·贝纳塞拉夫

美国

哈佛医学院(美国)

发现调节免疫反应的细胞表面受体的遗传结构

让·多塞

法国

巴黎大学免疫血液学实验室(法国)

乔治·斯内尔

美国

约翰逊实验室(美国)

1981

罗杰·斯佩里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发现大脑半球的功能性分工

大卫·休伯尔

美国

哈佛医学院(美国)

发现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

托斯坦·维厄瑟尔

瑞典

哈佛医学院(美国)

1982

苏恩·伯格斯特龙

瑞典

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

发现前列腺素及其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

本格特·萨米尔松

瑞典

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

约翰·范恩

英国

威尔科姆研究实验室(英国)

1983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

美国

冷泉港实验室(美国)

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元素

1984

尼尔斯·杰尼

丹麦

巴塞尔免疫学研究院(瑞士)

关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控制特异性的理论,以及发现单克隆抗体产生的原理

乔治斯·克勒

德国

巴塞尔免疫学研究院(瑞士)

色萨·米尔斯坦

英国

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英国)

1985

麦可·布朗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

在胆固醇代谢的调控方面的发现

约瑟夫·里欧纳德·戈尔茨坦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

1986

斯坦利·科恩

美国

范德堡大学(美国)

发现生长因子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

美国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细胞生物学研究室(意大利)

1987

利根川进

日本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发现抗体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1988

詹姆士·w·布拉克

英国

伦敦国王学院(英国)

发现药物治疗的重要原理

格特鲁德·b·埃利恩

美国

威尔科姆研究实验室(英国)

乔治·希青斯

美国

威尔科姆研究实验室(英国)

1989

迈克尔·毕晓普

美国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

发现逆转录病毒致癌基因的细胞来源

哈罗德·瓦慕斯

美国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

1990

约瑟夫·默里

美国

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美国)

发明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器官和细胞移植术

唐纳尔·托马斯

美国

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美国)

1991

厄温·内尔

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德国)

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通道的功能

伯特·萨克曼

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医学学研究所(德国)

1992

埃德蒙·费希尔

美国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美国)

发现的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是一种生物调节机制

埃德温·克雷布斯

美国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美国)

1993

理察·罗伯茨

英国

new england biolabs

发现断裂基因

菲利普·夏普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美国)

1994

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

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作用

马丁·罗德贝尔

美国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研究所(美国)

1995

爱德华·路易斯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遗传调控机理

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

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发展生物学研究所(德国)

艾瑞克·威斯乔斯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1996

彼得·杜赫提

澳大利亚

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美国)

发现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特性

罗夫·辛克纳吉

瑞士

苏黎世大学(瑞士)

1997

史坦利·布鲁希纳

美国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

发现朊病毒——传染的一种新的生物学原理

1998

罗伯·佛契哥特

美国

纽约州立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美国)

发现在心血管系统中起信号分子作用的一氧化氮

路易斯·路伊格纳洛

美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

费瑞·慕拉德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美国)

1999

古特·布洛伯尔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发现蛋白质具有内在信号以控制其在细胞内的传递和定位

2000

阿尔维德·卡尔森

瑞典

哥德堡大学(瑞典)

发现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导

保罗·格林加德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艾瑞克·坎德尔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2001

利兰·哈特韦尔

美国

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美国)

发现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

蒂姆·亨特

英国

imperial cancer research fund laboratory(今伦敦癌症研究所)(英国)

保罗·纳斯

英国

mperial cancer research fund laboratory(今伦敦癌症研究所)(英国)

2002

悉尼·布伦纳

英国

分子科学中心(美国)

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理

h·罗伯特·霍维茨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约翰·e·苏尔斯顿

英国

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英国)

2003

保罗·劳特伯

美国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

在核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发现

彼得·曼斯菲尔德

英国

诺丁汉大学(英国)

2004

理查德·阿克塞尔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发现嗅觉受体和嗅觉系统的组织方式

琳达·巴克

美国

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美国)

2005

巴里·马歇尔

澳大利亚

西澳大学(澳大利亚);nhmrc helicobacter pylori  research laboratory, qeii medical centre(澳大利亚)

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罗宾·沃伦

澳大利亚

官方未公布

2006

安德鲁·法厄

美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

发现rna干扰——双链rna引发的沉默现象

克雷格·梅洛

美国

马萨诸塞大学(美国)

2007

马里奥·卡佩奇

美国

犹他大学(美国)

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引入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上的发现

马丁·埃文斯

英国

卡迪夫大学(英国)

奥利弗·史密斯

美国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

2008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德国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德国)

发现导致子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

法国

巴斯德研究所(法国)

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iv)

吕克·蒙塔尼

法国

世界艾滋病研究和预防基金会

2009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澳大利亚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

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

卡罗尔·格雷德

美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

杰克·绍斯塔克

英国

哈佛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美国)

2010

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

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

在试管受精技术方面的发展

2011

布鲁斯·巴特勒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

对于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

朱尔斯·霍夫曼

法国

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

拉尔夫·斯坦曼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发现树突细胞和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2012

约翰·格登

英国

格登研究所(英国)

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细胞核重编程技术

山中伸弥

日本

京都大学(日本);格莱斯顿研究所(美国)

2013

詹姆斯·e·罗斯曼

美国

耶鲁大学(美国)

发现细胞囊泡运输与调节机制

兰迪·谢克曼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

托马斯·苏德霍夫

德国

斯坦福大学(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

2014

约翰·奥基夫

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梅·布莱特·莫索尔

挪威

挪威科技大学(挪威)

爱德华·莫索尔

挪威

挪威科技大学(挪威)

2015

威廉·c·坎贝尔

爱尔兰

德鲁大学(美国)

发现治疗丝虫寄生虫新疗法

大村智

日本

北里大学(日本)

屠呦呦

中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

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

2016

大隅良典

日本

东京工业大学(日本)

发现细胞自噬的机制

2017

杰弗里·霍尔

美国

缅因大学(美国)

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迈克尔·罗斯巴什

美国

布兰迪斯大学(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

迈克尔·杨

美国

洛克菲勒大学(美国)

2018

詹姆斯·艾利森

美国

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帕克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所(美国)

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

本庶佑

日本

京都大学(日本)

2019

威廉·凯林

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美国)

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

彼得·拉特克利夫

英国

牛津大学(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英国)

格雷格·塞门扎

美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


李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艳茹,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本文是上海市软科学基金项目“从科技史出发研究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群体的研究分析”的部分研究成果。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制版编辑 | 栗子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