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不易,你的精神状态还好吗?-ag凯发真人

  读博不易,你的精神状态还好吗?-ag凯发真人

读博不易,你的精神状态还好吗?

2019/08/15
导读
博士生对于科研体系很重要,但他们的生存环境让人忧虑。
近年来,博士生的生存状态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博士生脱发、女博士“愁嫁”、博士生工作难找、导师压榨学生、博士生抑郁自杀……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高学历高智商人群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区。那么,博士生的精神状态究竟如何呢?

撰文 | 靳亚男

编辑 | 小赛


博士,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获得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具备做出原创成果的能力。而要达成这一成就,还真不那么容易。
 
博士生处于从“学习”到“学术”的过渡阶段,在学术圈中相当于“食物链”最低端的“生物”:上面的“老板”拿到项目之后,具体的实施工作基本上就要交由下面的人来做,博士生无疑是“主力军”。为了毕业并且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博士们习惯性地加班熬夜,长时间地进行实验研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要能发论文,即便被“老板”狠狠压榨,也不会有半句怨言。

(图源:imgur.com)

 
发表论文、拿到学位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博士生们还面临着毕业后找工作的压力。残酷的现实是,并不是每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都可以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教职的数量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博士群体。即使幸运地留在了大学、研究所,也并不代表从此便可以在科研道路上顺顺利利地走下去,科研道路上的淘汰率依然相当高(详见:)。
 
即便现实残酷,博士生对于整个科研体系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博士生们的工作影响着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更重要的是,博士生是未来科研的主力军,这一群体倘若流失过多,会直接威胁学术研究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学术创新。
 
然而,这个对于科研体系至关重要的群体却处在令人忧虑的环境之中。2019年5月,首届研究生心理健康国际会议在英国布莱顿举行。此次会议聚焦一个严峻的事实:很多博士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过度劳累且压力过大,他们的精神健康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这绝非危言耸听,早在2017年,一项发表于research policy(《政策研究》)的研究(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就将目光聚焦到了博士生群体的精神状况。[1]
 
精神问题高危人群
该项研究针对来自比利时的flanders地区的3659名博士生,进行了精神状况分析,并将结果与受过高等教育的一般民众(769名)、公司员工(592名)及高校学生(333名)进行比较,而后分析了学术界的组织因素对博士生精神状态的影响。
 
研究中的精神状况分析采用的是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该问卷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goldberg教授等人制定,主要用于社区初级保健和有关门诊病人,是一般健康水平(包括精神和躯体疾病)的筛选工具。[2]

ghq分四个版本:ghq-60,ghq-30,ghq-28和ghq-12。其中,ghq-12由12个问题组成,与其他三个较长的版本相比,ghq-12具有精神状况测量的特征,且可在2分钟内完成,快捷实用。因此,该研究采用了ghq-12。[3]

flanders的3659名博士生存在的主要精神问题包括长期紧张、情绪低落或抑郁、睡眠障碍、无法克服困难或享受日常生活。其中,出现ghq所列症状2项及以上者(ghq2 )占51%,3项及以上者(ghq3 )占40%,4项及以上者(ghq4 )占32%。对比表明,常见精神问题在博士生中的发生率或发生风险比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民众高出2.43倍,比受过高等教育的公司职员高出2.84倍,比高校学生高出1.85倍。

2013年flanders博士生与三个对照组常见精神健康问题的发生率表中所列常见精神健康问题为ghq-12的12个条目,分别为:1.长期紧张;2.情绪低落或抑郁;3.因担忧而失眠;4.无法克服困难;5.无法享受日常生活;6.对自己失去信心;7.觉得自己没有扮演有用的角色;8.不能集中注意力;9.整体而言,不会感到愉快;10. 觉得自己毫无价值;11.无法做出决定;12.无法直面问题。(图源:参考资料[1])

 
研究者还对影响博士生精神状态的组织因素进行了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博士生精神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冲突、科研岗位对研究者能力要求的高低、博士生对科研工作的驾驭能力、博士生导师的领导方式、科研团队决策的透明与否等。这些与以往发生的多件博士生事件所揭露出来的压力因素也是相契合的。

2013年flanders博士生常见精神健康问题的相关因素(图源:参考资料[1]

 
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一点是对实验结果的解读存在不同的方式:是大学的工作环境对人的精神健康不利?还是说读博本身更容易让人出现精神问题?

其次,现有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研究者做出博士生精神健康状况与工作环境好坏之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对二者关系的解读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存在精神问题的博士生更倾向于对他们的工作环境做出消极的评价。

再者,精神健康的评估方式存在一定缺陷,ghq4 只有与其他信息结合才能更准确地对博士生的精神状况进行诊断。

此外,该研究仅在flanders进行,而不同国家之间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因此,研究结果可能难以泛化。但该研究无疑再一次证明了学术界的精神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学术相关政策的改革似乎也迫在眉睫。
 
如何预防?
尽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博士生群体的确存在精神问题隐患。2015年,一项针对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生的研究发现,约3/4的博士生处于“超出常规”的压力之下。《自然》杂志的2017年博士生调查则显示,超过1/4的受访者担心自身的心理健康,其中45%的人(占所有参与者的12%)表示曾经就博士学业中产生的焦虑或抑郁寻求帮助。[4-5]

因此,找到合理的方式来减缓博士生的精神压力,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对科研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增强预防精神疾病的意识,培养鉴别和及时应对精神问题的能力;其次,政策制定者需要重新审查相关政策规定,尤其是涉及研究资金和就业状况的政策,在制定政府宏观研究政策时,将对博士生精神健康存在潜在消极影响的因素考虑在内;再者,政策制定者需要对出现精神问题的博士生给予保护,同时对精神健康数据进行更为系统的监测和收集。

对于大学而言,重要的是找到给博士生带来压力的因素,并对一般风险因素和特殊管理因素进行鉴别,发展出一套精神问题风险因素管理路径。该研究还表明,若能成功地管理影响博士生精神状态的风险因素,大学也将从中受益。

对于导师而言,善于鼓励学生或许可以抵消部分精神问题风险。另外,帮助博士生找到生活和工作之间平衡、为他们提供清晰的科研计划和职业规划等措施也有利于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导师们应该重视学生精神状态的改变,及时进行沟通,并帮助寻求解决办法。

而对于博士生自身而言,首先需要明确自己能不能适应现实的科研环境。若是理想与现实落差过大,那么读博生活无疑是一种煎熬。

其次,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简单的一些建议包括:不和别人攀比,为自己的小进步鼓掌,专注当下的研究,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正确调节自己负面的情绪,积极与人沟通,多运动,培养学术热情和兴趣,处理好师生关系,懂得向外界求助等。

(图源:unsplash.com)


读博不易,博士生们在科研道路上艰难前行的同时,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社会各界若能共同致力于创造更健康的科研环境,打破学术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沉默,取得的成效将远好过多发了几篇论文。


往期回顾

· 

· 

· 

· 

· 

· 


参考资料
[1]  levecque,k. , anseel, f. , de beuckelaer, a. , johan, v. d. h. , & gisle, l. .(2017).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researchpolicy, 46(4), 868-879.
[2] 杨志寅. 诊断学大辞典[m]. 华夏出版社,1993.
[3] https://www.gl-assessment.co.uk/products/general-health-questionnaire-ghq/
[4] woolston, c. . (2017). graduate survey: a love–hurt relationship.nature, 550(7677), 549-552. 
[5] http://nagps.org/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06/nagps_institute_mental_health_survey_report_2015.pdf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