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肝病负担特邀报告 :中国致力于减轻肝病负担-ag凯发真人

  亚太地区肝病负担特邀报告 :中国致力于减轻肝病负担-ag凯发真人

亚太地区肝病负担特邀报告 :中国致力于减轻肝病负担

2019/12/20
导读
本报告研究了亚太地区的肝病负担,深度回顾了11个国家和地区肝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虽然病毒性肝炎仍然是亚太地区肝病最普遍的致病因素,但是酒精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负担日益加重。本报告提出,亚太地区各国必须重视并且为改变当前肝病负担而采取行动。


《柳叶刀-胃肠病与肝脏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于12月15日在线发表“亚太地区肝病负担特邀重大报告”。2015年,全球肝病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二来自亚太地区。本报告研究了亚太地区的肝病负担,深度回顾了11个国家和地区肝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虽然病毒性肝炎仍然是亚太地区肝病最普遍的致病因素,但是酒精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负担日益加重。本报告提出,亚太地区各国必须重视并且为改变当前肝病负担而采取行动。《柳叶刀-胃肠病与肝脏病学》主编rob brierley 对作者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进行了采访,对报告进一步解读。

作者介绍

贾继东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先后担任《中华肝脏病杂志》副主编,《临床肝胆病杂志》、《肝脏》杂志共同主编,及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及liver international等杂志副主编,gut及antiviral therapy等杂志编委。

  作者采访  

1. 特邀报告指出,中国肝病负担的主要来源是病毒性肝炎。请您介绍一下中国肝病负担的情况,以及目前中国在消除病毒性肝炎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自1992年实施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以来,人群中hbsag阳性率由9.75%降至目前的6%左右,其中15岁以内青少年儿童的患病率已经降至1%以下。丙型肝炎的流行率也随着严格筛查献血员及推广标准防护理念及措施,而大幅度下降(由3.2%下降至1%以内)。由于饮水和食品卫生的改善,目前中国的和戊肝发病率也降至很低水平。目前,国家已经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控规划,且在乙肝、艾滋病、梅毒三重母婴阻断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必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hbsag阳性率。
 
另外,通过国家谈判和集中采购,大幅度地降低了乙肝和丙肝药物的价格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必将极大促进治疗到可及性,为降低乙肝丙肝疾病负担做出贡献。
   

2. 本报告的一项重要发现是,亚太地区的酒精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负担日益加重。中国这两类疾病的负担如何?其关注是否也日益增多?
 
如前所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中国的酒精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率和在所有肝病中的构成比有明显上升。特别是由于肥胖和热量过剩所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已经高达25%左右,在临床上已经可以看到nafl/nash相关的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3. 本报告收集了亚太地区不同国家中减少有害酒精使用的政策和干预措施的细节。但是这样的政策和干预措施在中国似乎很少见。为解决这一问题,您认为中国最优先采取的政策或干预措施是什么?
 
中国有悠久的饮酒历史和所谓“酒文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均酒精消耗量也在增加。更重要的是,在中国,酒精含量百分之三十多甚至百分之五十多的白酒是主要类型,更容易导致饮酒过量。中国在税收政策等方面也采取了一定措施,最近几年政府出台多项规定,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在公务接待和公务人员日常活动中饮酒,法律严格禁止酒后驾车并将醉酒驾车纳入刑法处罚范围,这都有望对减少酒精相关的危害包括减少酒精性肝病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还应该采取更多、更严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措施,以及更广泛的科普宣传和社会动员,降低人均酒精的消耗以及与酒精相关的社会危害和健康危害。
 
4. 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干预措施来应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您认为还需要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个新发问题?
 
中国的全面健康计划鼓励健康饮食和增加运动,以降低肥胖率,减少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这都有助于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及疾病负担。今后应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宣传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的重要性,并在法规层面制定限制饮料、快餐及外卖食品的热量、含盐量的相关规定。
 




5. 本报告的一个目标是促使亚太地区各国能够相互学习彼此的经验。那么,亚太地区其他国家正在采取的哪些政策或行动可以在中国适用?
 
政府主导、社会动员、多方参与是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中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需要进一步采取公共卫生策略,统筹考量疾病预防、行为干预、新药研发、新药审批、医保报销、临床诊疗及长期随访管理,以最大限度降低疾病负担。end

1. who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2015: deaths by cause, age, sex, by country and by region, 2000–2015.

https://www.who.int/healthinfo/global_burden_disease/estimates_regional_2000_2015/en/ 

date: 2016

date accessed: june 10, 2017



注: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柳叶刀thelancet”。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