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的警告:不能忽视青少年心理问题
青少年自杀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图源:flickr
导读:
撰文 |王育梅
青少年自杀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包括但不限于注意缺陷障碍、抑郁、焦虑、自伤自残、自杀。今年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也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而实际情况可能还要大于这个数据;有些成年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已经发病,只是当时没有被觉察。
而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数据显示,12亿青少年(10-19岁)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群体遭受的疾病和伤害中,约16%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
相较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郁症常常被误解为“叛逆”,不仅仅无法得到及时救助,反而被推向更为沉重的深渊。上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数据还显示,70%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没有在早期得到适当的干预,甚至没有被发现。10-19岁的青春期是发展和维持对精神健康至关重要的社交和情感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胡鑫宇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被更早发现,并能得到专业的救助,这些悲剧或许能有挽回的余地。
如何正确干预青少年抑郁症?这首先要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说起。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心理应激事件等有关,而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存在,可被多种因素诱发。以下就这些因素做具体的解释。
1、遗传因素
有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且抑郁症患者的亲属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遗传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遗传因素所致的青少年抑郁症男孩多见于女孩。
2、家庭因素
很多未成年觉得自己家庭关系不健康,63%的学生患者表示在家庭中主要感受到的就是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冲突、家暴等;且父母不认为孩子生病,把孩子的异常简单的定义为叛逆、厌学、或是性格脆弱时,孩子的抗抑郁之路就更加“道阻且长”。
3、社会支持因素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因素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社会支持,即得到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度,以及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如果青少年社会支持感受较差,未能发展有效的人际关系,常认为自己人际交往无能,体验着焦虑和社会拒斥感,则会增加抑郁的发生。
4、心理应激因素
青少年抑郁症可能源于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压力或事件。此外,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可能引起青少年抑郁的发生。如青少年的父母突然死亡或离异,父母对其采取排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青少年早年曾有严重的不幸经历,青春期后碰到精神创伤,以及失恋、疾病、人际关系差、学习成绩差或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均可能诱发青少年抑郁。
人的心理一旦发生了严重的疾病,很有可能会造成终身的遗憾。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胜于治疗,在早期重视心理体检,加强心理干预,着眼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像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一样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积极的引导,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因此,如有抑郁症家族遗传史者,应提高警惕,积极了解相关表现,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有原发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而存在父母离异、家庭不和谐或其他应激事件时,家长应注意观察青少年是否出现异常表现,必要时也应尽早对其进行心理干预,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
但是,如果孩子真的有以下状况,家长和老师就需要警觉起来了,这些都是抑郁的关键警示:
1、常常情绪低落或易怒
2、做事情没有动力,不愿意去做
3、对朋友或平时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
4、害怕与人交往、总想独处
5、不能静坐、心烦
6、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7、伴有些躯体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食欲下降等
8、谈到自杀或死亡
9、伤害他人或动物、有暴力倾向
10、饮食或睡眠习惯有重大改变
11、回忆不愉快的往事、痛苦联想增多
12、自我评价降低,存在歪曲认知
对于症状较严重、伴有自杀症状的青少年最好首选住院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的选择、用药剂量和用药期限必须在精神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症状较轻以及恢复期可以采用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等。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抑郁症急性期治疗(8~12周),需要控制症状,尽快达到临床治愈,促进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严防出现自伤及自杀行为。若症状缓解后禁忌突然停药,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加减药物剂量及停药。
在药物治疗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大,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不是贵药就是好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患者的药物。另外,抗抑郁药尽可能单一使用,对于难治性病例可以联合用药增加疗效。用药时要遵医嘱,定期进行安全评估,而不是随意听信他人的意见。
对于青少年抑郁症,心理治疗被认为可起到减轻和缓解抑郁症的作用,帮助恢复患者正常心理社会和工作能力,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家庭治疗等,可以作为青少年抑郁症特别是急性发作和轻、中度抑郁症的首选。
心理治疗又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缓解急性期症状,就诊并纠正错误观念及依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并形成正确认知。缓解情感压力,达到减轻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的目的。而通过帮助患者处理当前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使其学会将情绪与人际交往联系起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达到改善抑郁症发作的目的。
康复期患者应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家长要鼓励倾听、看见孩子的痛苦,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否认、说教、指责。“不一定懂,但我与你在一起”的感觉,会让青少年患者感受到家人一起与他们面对。
抑郁症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且具有相当高的自伤自杀率,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识别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信号,更要注重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的危险信号;一旦发现青少年的抑郁情绪,要提高警惕,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1.thabrew h, stasiak k, hetrick se, wong s, huss jh, merry sn. e-health interventions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long-term physical condition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8 aug 15;8(8):cd012489.
2.witt kg, hetrick se, rajaram g, hazell p, taylor salisbury tl, townsend e, hawton k. interventions for self-harm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1 mar 7;3(3):cd013667.
3.oberle e, ji xr, kerai s, guhn m, schonert-reichl ka, gadermann am. screen time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s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ce: a population-level study. prev med. 2020 dec;141:106291.
4.graves jm, abshire da, mackelprang jl, amiri s, beck a. association of rurality with availability of youth mental health facilities with suicide prevention services in the us. jama netw open. 2020 oct 1;3(10):e2021471
制版编辑 | 小毛
欢迎关注ag凯发真人,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