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系主任涉嫌作伪证被美国司法部起诉,曾在武汉理工兼职
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昨日被美国司法部起诉。图源:哈佛ag凯发真人官网
撰文 | 程玉 邸利会
责编 | 陈晓雪
● ● ●
“我也看到这个消息了,感到很震惊!” 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告诉《知识分子》,“我觉得首先这肯定是美国打压中国的策略,而且是非常极端的手段,但是lieber确实有不够谨慎的地方,自己没有提前跟美国当局汇报。lieber是真的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培养了好多优秀的人才,也不知道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
本周二,因涉嫌向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作伪证,隐瞒获取的来自中国政府的资金,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系主任charles m. lieber,遭到起诉。
据1月28日《纽约时报》报道,charles lieber被起诉的原因在于,当面对美国国防部质询他在中国的研究项目时,lieber做了虚假陈述;当美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及资助机构nih质询他在武汉理工大学任“千人计划”的情况时,lieber也做了虚假陈述。《华尔街日报》、cbs boston等数家媒体同时报道了这一消息。
伯利可能是迄今为止,因“千人计划”被起诉的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lieber任职于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多年,2017年成为哈佛26名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之一,大教授是哈佛教职系列当中最具声望的头衔。哈佛校长drew g. faust盛赞他是“一位改变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杰出科学家,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lieber是纳米电子材料领域的开创者之一,2000-2010年蝉联thomson reuters全球百位顶尖化学家榜单第一。lieber实验室近期正在开发一种网格技术,通过注射器可以将其注入到大脑的特定部位,从而研究大脑的工作原理以及治疗脑损伤和疾病,长期目标是通过脑机接口增强人类的智力表现。
和国际上其他著名纳米科学家相比,lieber在中国有很大的知名度,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lieber的华人学生有很多,截至2016年,共有72位,有些都已经在美国学术界颇有声望,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杨培东、斯坦福大学的戴宏杰、乔治亚理工的张忠菊教授、斯坦福大学的崔屹,清华物理系范守善教授也在lieber那里做过访问学者。
起诉书称,武汉理工大学给lieber的月薪是5万美元、15.8万美元每年的生活费,同时从大学和中国政府获得174万美元的实验室建设费用。lieber从2013年起兼任武汉理工大学“千人计划”专家,建立了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现在数名任职于武汉理工大学的教授,之前曾在他在哈佛大学的实验室读博或做过博士后。武汉理工大学ag凯发真人官网在2018年7月发布了与lieber合作到期的声明(附1)。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法》《联邦信息自由法》(foia)等法律,美国的大学或科研机构里的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向雇主披露自己的学术兼职情况。美国的纳税人也需要了解美国政府所资助的研究获得的科研成果,虽然有时候这些研究成果会受到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国家安全制度的保护 [1]。美国教授的角色和日常工作也有联邦和所在州的法律法规来规范 [2]。
哈佛大学发言人对此事发表了声明,“美国政府对lieber教授的指控极为严重。哈佛大学正在与包括nih在内的联邦当局合作,开始对所指控的不当行为进行自我审查。lieber教授现在起被无限期休假”。lieber目前已被禁止进入校园,不能参加教学或研究活动。
同期被起诉的还有两位华人研究者。一位是在哈佛大学附属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从事癌症研究的郑灶松,因窃取21瓶癌细胞样本,在波士顿洛根机场被捕。另一位是曾在波士顿大学学习过的学生叶燕清,目前身在国内,并未被捕。她被指控向美国当局撒谎隐瞒了军方(国防科技大学)中尉身份,犯有签证欺诈、伪证罪、共谋罪。
美国当局曾对中国的在美国的人才招募计划提出多次警告,认为诸如“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制造了大量利益冲突,侵犯了中美各自的知识产权权益。
lieber在哈佛的研究小组自2008年以来,已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国防部获得了1500万美元。目前有约20位实验室成员,亚裔占绝大多数。尚不清楚这次利伯被起诉案件会对他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和人员带来什么影响。
关于本实验室与哈佛大学charles m. lieber教授合作到期的声明
发布时间:2018-07-0314:49
本实验室与哈佛大学charles m. lieber教授于2009年5月18日开始合作,于2015年2月3日合作到期。
我们现已停止使用哈佛大学charles m. lieber教授的字样,不再将其作为实验室的标识、网站、宣传图册等的一部分进行使用(该情况我们已通过邮件的形式知会哈佛大学charles m. lieber教授)。
特此声明
武汉理工大学纳米重点实验室
2018年7月3日